"我与家乡共同发展"的2000字以上论文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3 04:09:41
用语简单明了.不需太华丽的用语和形容.
一切简单就好了.

人的一生,有两个地方需要记住,一个是你出生的地方,另一个是你成长的地方,它们被称之为故乡。
  我的故乡,贵阳,需要我一生铭记的地方。
  元、明两朝,贵阳称为贵州。这是古代治城最通常的命名。明成化初年,史料中开始出现“贵阳”的记载,但直到隆庆三年(1569年)三月丁未,程番府迁入贵州城的第二年,才正式更名贵阳。古代以阳、阴为地名者甚多,如江阴、洛阳等,不胜枚举。因(贵州)治城在贵山之阳而得名的说法是最可靠的。
 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贵阳,位于云贵高原东部,为贵州省省会,也是全省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由于古代贵阳盛产竹子,并以制作乐器“筑”而闻名,所以简称筑;又因为它地处山地丘陵之间,所以还享有“山国之都”的美誉。贵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,在这块土地上居住着苗、布依、侗、回等30多个少数民族,自古就有着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璀璨的民族文化。这里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,地形多样。地上奇峰翠谷,山环水绕;地下溶洞群落,别有洞天。明山、秀水、幽林、奇洞、古寺浑然一体,相映生辉,形成了雄奇秀丽、独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观。其中,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,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花溪、百花湖、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和息烽风景名胜区。
 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,贵阳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。
  在我的记忆中,我的家乡每年都在变化,每时每刻都在繁荣。
  小的时候,从郊区通往城区的路是狭窄的,凹凸可见的,尘土飞扬的。那时的路,是真正的马路,只有马才能在上面奔驰而不用顾及脚下的坎坷。公路在不知不觉中铺好了,马儿才真正的消失,公路太平,不适合它们的习惯,没有了犹如在自然中飞奔的感受。上小学前,去幼儿园,我都不用步行,父亲会用他的自行车带我,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,第一次感觉自己的脚不用跟地面发生摩擦也能移动,而且在无风的天气也能感觉到微风抚摸我的脸,是轻柔的,舒爽的。时间,让父亲的自行车消失,让我的单车也消失,我记得它给我的快乐。却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步行,当然是在相对较短的距离下,突然发现现在的步行比以前骑车危险对了,以前骑车需要害怕的是走错路,撞着人,现在步行更多的是害怕被车撞了。我本以为很宽敞的公路,变得越发的拥挤,为了缓解,公路上出现了更多的红绿灯,它的出现使公路显得更有次序,也为车撞人还是人撞车找到了明显的分界线。